吴语吧 关注:26,863贴子:1,341,737

关于吴语标准语/通用语的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吴语是否需要标准语(通用语)
1. 一门现代化的语言都有标准语
开门见山地说,一门现代化的语言都有标准语。法语、德语、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等语言,都有经过规范的标准形式。这些书的教材都会明确告诉学习者,该语言有多少辅音,有多少元音,有几个声调,具体每个音素怎么发音;每个词怎么写,有什么含义;哪一个语法表达什么,都是明确的。这样的语言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规范,以保证语言的稳定性和相互交流的效果,广播电视用它,学校、军队用它,社会各层面在必要的时候(比如跨地区交流)用它。当你学习这样的一门语言的时候,你所学到的东西,跟另外一个人在别的国家学到的东西,应该是围绕同一个规范的。通用语跟标准语类似,只是不那么强调准确性和规范性,更侧重交流的效果。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某些语言是有多个标准的。比如北方汉语,目前大陆一个标准,台湾一个标准,但是两者都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在具体的汉字读音上有少许差别。法语一般以巴黎法语为准,但是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语也有一定的差异。西班牙语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也多少有差别。最熟悉的一个例子就是英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都有各自的标准,但两者仍旧是互通的,大同小异。
在现代社会,标准语具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保持同一语言内部相对一致,增强内部向心力,同时为各方言提供新词汇(如果它不打压方言的话)。在不考虑外来使用者的情况下,它让来自同一语言内部(有相互认同)但是相互交流有一定困难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方便。标准语方便了各地人的沟通和交流,又加深了各地的协作和认同的构建。如果没有标准语的话,同一语言内部的各个方言会碎片化,差异会加大。如果有另外一种强势的语言影响,就会集体倒向另外一种语言。
一些大众文化产品,也是建立在标准语之上,才能有更多的受众。比如流行音乐、影视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等等。流行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用标准语让流行文化走得更远,而流行文化又增加了该语言的使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目前的推普政策,而对“标准语”这个名词有不好的看法。标准语让各地的人更方便地交流,而让各地本土语言流失的,是粗暴的语言政策。
2. 吴语需要现代化吗,需要标准语吗?
这一点取决于吴语的定位问题。如果使用者认为吴语是汉语的方言之一,由北方汉语来代表,那么可以说吴语已经有标准语了,那就是普通话。如果强调吴语不同于北方汉语的独特性,那么事实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吴语没有标准语。这一点和粤语相比很明显,如果说一个人想学粤语,那么他去上粤语课,或者是买粤语教材,所学到的其实都是广州话——这是公认的粤语标准语。而吴语没有。
吴语需要标准语(通用语吗)?这个就要看吴语的使用价值是什么。如果吴语仅仅用于家庭生活、私人交际,作为市井语言,那就是各地的吴语方言目前的样子,这样的吴语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各地交流的加深,会逐渐萎缩。如果希望吴语能全盘用于社会各领域,可以写诗写歌写论文写小说,可以播新闻唱歌剧,可以翻译外语片。那么它必须要经过标准化规范化,一是因为这样(字有定音,词有定型)才能让使用者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标准。二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使用已经超脱了日常生活的范围,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必然要求加入更多书面的东西。
所以我们可以说,吴语需要标准语。仍然重申一下,不能因为目前的推普政策,而对“标准语”这个名词产生不好的看法。
3. 各自标准化,还是选择一个标准?
那么如果吴语需要现代化,规范化,建立标准语的话,如何建立呢?
有人提议吴语各片各自立标准,比如太湖片立一个,瓯江片立一个,或者更小的一个市立一个。笔者不反对这样的操作,实际上各片内部通话度较大,而且大多以各自的府城(一般是地级市区的口音)为基准,基本上如果各片内部不立标准音,大致也可以通话。但各片各立标准不能解决跨片交流问题,还会使吴语分化成不同的语言。
比如藏语。藏语有共同的书面语,记载的是古代的藏语发音。在现代,藏语大体分为卫藏、安多、康区三种口音。各地藏族根据自己的口音来读。各地藏语在教学或者生活中、广播电视里都是使用各自的口音,相互之间不能通话。如果两个藏族人来自不同的方言区,他们就只好用其他语言(或者是汉语,或者是英语)交流。所以最近越来越多的藏族学者呼吁建立藏语的“普通话”。这说明在有认同的人群内部,分片立标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再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两者其实非常接近,好比苏州话和上海话,或者说绍兴话与宁波话之间的差别,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通话度。但是因为各自建立了标准语,所以他们一般被认为是两种语言,在很多地方都有了差异,两种语言的使用者之间,也就少了一些认同。
所以吴语区最好是建立一个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是为了取代各地的现有的口音,也不是说吴语各地方言就是不标准的。只是起到上面所说的一门语言的通用语应该所起到的作用。就好比一个家族内(吴语区)的各个家庭(各地吴语)为了家族的发展,要推举一个代表或者族长,带领全族发展,而不会跟着别的家族(北方汉语)走。举一个西班牙的巴斯克语的例子,这门语言相当的独特和古老,使用人口不多,而且内部也有不能通话的方言,加上工业发展,外来人口涌入,语言持续流失。但是巴斯克语仍然建立了以某一方言为基础的标准巴斯克语,用来统合所有的巴斯克语言,对巴斯克人来说,这个标准语是一个补充。
有些人认为吴语、尤其是北吴太湖片的内部通话度相当高,所以吴语不需要标准语。这就好比一个讲北方汉语的人说,汉语不需要标准语,因为北方汉语的通话度极高。东北人遇到山东人、河南人也能顺畅地交流。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必须要考虑南部汉语的使用者,所以还是立了一个标准——普通话。吴语也是这个情况,北吴虽然通话度高,但是南吴的存在必须要考虑。宣称北吴通话度高所以吴语不需要标准语的人,其实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吴语的通用语就是北吴,只不过没有明确说是哪一个点而已。


IP属地:上海1楼2014-01-25 20:27回复
    二、标准语该如何选择
    1. 其他语言的例子
    一门语言选择标准语的条件一般是以下几种:
    (1) 首都或者区域大城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法语以巴黎口音为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口音为基础;日语以东京方言为基础;韩语以首尔方言为基础;泰语以曼谷口音为基础;越南语以河内口音为基础。英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以哪里口音为准,但是有相当多的人推崇伦敦音。那些不具有国语地位的语言,一般是选择该文化区的中心城市。比如粤语以广州音为准,客家话以梅县为准,闽南语一般以厦漳泉为准,加泰罗尼亚语以巴塞罗那为准。
    (2) 人口:选择该语言内部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为基础方言。比如壮语。约三分之二的壮语人口使用北部壮语,于是壮语的标准音就选择了北部方言区的武鸣。但这一选择受到了很多南部壮语使用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北部壮语受汉语影响太大,没有南部壮语保留本族的特色多,无法真正地代表正统壮语。
    (3) 文学语言:比如意大利语,标准意大利语的基础并不是首都罗马的方言,而是佛罗伦萨的方言。因为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以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的。而且相对其他一些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受到外来的影响较小,所以意大利建国后构建标准意大利语时选择了这里。另一个例子是德语,德国统一较晚,各地方言林立。后来马丁·路德以某地德语为基础翻译了圣经,圣经的普及使该地德语成了德语的通用语。但只是确定了文字形式,没有规定标准的发音。直到近代德国才规定了标准的发音,而且最初也是为了舞台表演等文学艺术的需要。
    (4)对外交流传统:印度尼西亚独立之后,也需要选择一门标准语。它没有选择前宗主国荷兰的语言(印度就保留了英语),也没有选择该国人口最多的爪哇族所使用的爪哇语,而是选择了马来语。一个原因是爪哇语和日语类似,尊卑有别,有比较复杂的敬语使用,不适合独立国家追求平等的思想。另一个原因就是马来语是当时的南洋地区的市场交流语言,分布更广。
    2. 传统的吴语代表点苏州/上海
    接下来看一下传统的吴语代表点——苏州/上海。
    因为苏州历史上的地位,苏州话一直都是吴语的代表,也有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如评弹等。而近代上海开埠后,江浙各地移民涌入,吴语各地方言交杂,最终苏州话、宁波话、本地话糅合,形成了现在的上海市区方言。上海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上海话也取代苏州话成了吴语的代表。至今,上海话的人口仍旧是吴语人口中的大头。
    如果建立标准语,直接以苏州话或者上海话为基础,可以吗?我们分析一下。
    (1) 优点:苏州话和上海话都是名气在外,都属于太湖片吴语,人口数量大,在整个吴语区能听懂的人较多。而且两地经济、文化发达,有一定影响力,也有一定的文学传统。尤其上海市区方言,对于各地吴语人来说易学易懂。
    (2) 缺点
    ① 这两地方言受官话影响较大,文读发达。对比各地文白读的调查表可以发现,从南吴往北吴,越往北文读越多。同一个字词,南吴偏白读,北吴会偏文读。比如日母文读z从南往北逐渐增多。不光是字音,在词汇、语法上,较之南吴,受官话的影响也略大。
    ② 上海市区方言声韵调合并严重,同音字较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般吴语都有七八个声调,而上海市区方言只有五个声调。阳平阳上阳去合并,阴上阴去合并(姓氏的曹赵邵同音)。韵母有较多合并。很多人的口音中,衣烟不分,打党不分,ah、aeh、eh都合并为eh,等等。
    ③ 总体偏北,未能体现南吴特色。无论苏州还是上海,都处于太湖片偏北位置,很多南部吴语的特征没有得到体现。如语音上,吴语很多地区的章组念舌面、舌叶;词汇上,南吴保留了更多较古老的词汇,等等。限于篇幅,不再详细展开。
    总的来说,苏州话或者上海话是太湖片吴语中名望较大的,可以很好地代表太湖片吴语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个吴语的格局来考虑,建立标准语时必须要适当考虑南吴的成分。可以类比一下汉语建立普通话,它以北京话语音为基础,这在北方方言中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他没有适当考虑南部汉语的一些因素,尤其是在北方话中已消失而在南部汉语中保留的古汉语的因素,所以在南部汉语中遭遇了一些阻力,有很多人都出来论证普通话之不存古。说明要想成为真正让人信服的标准音,应该多考虑一些传统的东西在内。那么为了构建让人信服的吴语通用语,就不能囿于北吴太湖片的范围,而是要从整个吴语的角度来看。
    3. 新的建议
    我们列出以下几条,作为构建吴语通用语的条件:
    (1) 要兼顾南吴和北吴。
    (2) 要保留有较多的吴语的传统发音词汇语法。
    (3) 考虑到人口因素和吴语文学的传统,通用语不能和太湖片北吴差距太大。
    据此,笔者思索能否不局限在某一地的吴语,而是综合各地吴语,拟构一个综合音系,在这个音系的基础上构建通用语,类似于人工语。这个人工语有比较“完美”的音系,有兼容南北吴的语法和词汇。但完全人工的话,又会有空中楼阁的感觉,不易实现。所以最好这个人工语要比较接近某一个现实存在的音系。


    IP属地:上海2楼2014-01-25 20:27
    收起回复
      五、以台州片为基础的通用语构建
      因此,我们可以在台州吴语的基础上,按照上文所说的来构建吴语通用语。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因为基础音系采用的是总体来说仍旧属于北吴的音系,那么就要求词汇和语法上能够容纳南吴的成分,而台州的现实情况也非常适合。
      1. 音系
      如上文所说,采用各地折中后的综合音系。这个音系仍旧是北吴音系。其实,上海市区方言也是各地吴语方言的折中音系,但是它呈现的是各地的最大公约数的形式,所以音韵合并很厉害。这一点新的综合音系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2. 词汇
      (1)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可以参考吴语祖语形式。如人称代词使用“我侬”、“尔侬”、“佢(渠)侬”的形式。
      (2) 可根据需要从各地吴语中吸收各类词汇,即在词汇上不似现在的汉语普通话那般封闭,而是采取开放接口的形式,吸收各地吴语词汇。
      (3) 现代新词可取自普通话,外国人名地名采用吴语音译。
      3. 语法
      采用台州的语法为基础语法框架,并根据需要从各地吴语吸收,以扩充通用语的表达。
      关于具体的词汇和语法内容,留待另文讨论。
      4. 书面文学
      可以以现实口语为基础,从古汉语文言文、吴语传统文学、近现代汉语白话文等当中,根据情况适当吸收营养,以创建现代吴语书面文学。
      六、 以台州片为基础不表示全盘照搬台州
      以台州片为基础,不表示全盘照搬台州临海方言,从上文可以看出,吴语通用语对台州片做了一定的修改。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台州话,甚至有了很大的距离。或者说我们综合各地的音系,发现台州话比较接近这个音系,于是就借台州片的壳子,来创建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吴语标准语。
      我们也可以参考北京话和普通话、东京话和标准日语、首尔话和标准韩语的关系。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构建的,但并不是说前者所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都被吸收,而是有选择地吸收。站在北方汉语的角度,当初不管基础方言点选择的是哪里,所构建出来的普通话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音系有所不同。因为传统文学都是那些内容。
      跟基础方言相比,构建出来的通用语具有如下特点:
      (1) 从各地方言中吸收了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表达。除了构建语言时出于主观目的而引入各地词汇之外,各地的人在使用时也会不自觉地加入本地的词汇和表达。英语词汇量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地使用者把自己的词语带入了英语。
      (2) 从文献和书面文学作品中吸收了更多的词汇,使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更丰富、准确。当需要表达日常口语中不太经常表达的内容时,不会有人抗议说:“这不是正宗的××话。”
      (3) 发音上,音韵经过调整,从而呈现出更整齐有规律的局面。
      最后再次要强调的是,构建通用语/标准语,并不是为了吞并或者消灭各地吴语口音,而是为了让吴语更好地发展。正如普通话的建立,让北方汉语得以现代化。我们所反对的,是独尊普通话的文化沙文主义。


      IP属地:上海5楼2014-01-25 20:28
      回复
        做啥弗想看= =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14-01-25 20:31
        收起回复
          个人认为没必要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25 20:35
          收起回复
            分析的很透彻,也很有条理,但是吧里多数人是不会愿意看到有通用语的。只是不知道楼主有没想过,一门通用语越简单越容易被别人接受,更容易推行,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将会失去的那些通用语以外的方言,才是吴语真正的瑰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25 21:11
            回复
              的确这种讨论是有点月经,但是这篇文章新的东西还是不少。
              虽然有些是YY,但是还是能就其中一些内容引发讨论的。


              12楼2014-01-25 21:50
              收起回复
                的确这种讨论是有点月经,但是这篇文章新的东西还是不少。
                虽然有些是YY,但是还是能就其中一些内容引发讨论的。


                IP属地:浙江13楼2014-01-25 21:51
                回复
                  唉,要有人说才可以。我感觉推普的趋势是绝对的,根本就逆转不了


                  IP属地:上海15楼2014-01-25 22:31
                  回复
                    这个吴语标准方案不错,兼顾南北吴特点,保留传统八声调,保留介音见系不腭化。不过我还建议n韵尾脱落的字要恢复n韵尾(浙江遂昌n ng保留很完整),也不要高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1-25 22:35
                    收起回复
                      我也觉得该用临海音系为基础做适当修改,既使得音系齐整,又能兼顾各地的一些特色。
                      当然,如何实际推广标准音,会是比怎麼定标准音更难的问题。


                      IP属地:江苏17楼2014-01-25 22:51
                      收起回复
                        简单讲楼主希望在官话区推广柳州话是吧


                        IP属地:中国香港18楼2014-01-26 00:19
                        收起回复
                          虽然我还是不赞成通用语,但文中的很多点看得出楼主是下了功夫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1-26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