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6,867贴子:1,341,977

衢州日报:保卫方言,把根留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码衢州非遗系列报道1】开栏话:
     人们习惯将文化遗产分成两类,物质与非物质。虽然他们都由人创造,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的依附度最大,人在则在,人亡则亡,它也许是一首民歌,一门手艺,抑或只是一个传说。
     衢州现有2个国家级、52个省级、17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生长于人们的文化深根。然而,随着岁月流转,我们不得不说,非遗老了,它和它的那些踽踽独行的传承人们所发出的烛火正日渐微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将目光投向非遗,我们希望与这些“提灯传薪”的传承者一道,共同坚守乡土民间文化的最后阵地,并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觉,一起留住我们的根。何处安放我们的乡音?



IP属地:浙江1楼2011-01-10 11:08回复
             方言节目守望的背后:
         谁说衢州话难听?龚舜说,其实自己只有25岁,但在荧屏前,观众总会觉得他这位主持人至少有30多岁了。“我一直觉得,需要把自己打扮得老成一些,才对得住衢州话这门古老的语言。”龚舜不仅这样说,他也真的这样做了。
         在节目中,龚舜给人的招牌形象是,身着唐装,手秉纸扇,站在一片老街弄的背景前,用衢州话向观众娓娓道来:“新闻直白港,我拉格自秀开港(新闻直白讲,我们现在就开讲)。”
         这档名为《新闻直白讲》的电视方言节目,开播于去年6月7日,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衢州便诞生了自己的方言节目———《统来看》。
    


    IP属地:浙江2楼2011-01-10 11:09
    回复

           2009年的时候,百度“吴话吧”吧主、23岁的衢州人周洋曾到市区的一所小学做过衢州话调查。一位戴眼镜的六年级男生告诉他:“我不会说衢州话,但大多能听懂。父母常说衢州话,但我和他们交流只用普通话。”另一个二年级男生回答更让他意外:“我也不会,因为衢州话是土话,很难听,这是妈妈告诉我的。”一个女生说:“我们班里没人说衢州话,只有几个男生打闹的时候会用衢州话骂人。”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周洋感到触目惊心,他对此深感不安:“作为地方文化载体的方言,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两者的关联不可分割,息息相关。不会说方言的孩子们,该如何去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他们会不会成为‘无根的一代’,他们还会爱乡吗?”
           2008年11月,衢州话、江山方言、常山方言正式被列入衢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龚舜和他的同事更有了在电视上说衢州话的底气。
           “既要学好普通话,也不能忘记家乡话,衢州话成了非遗,已经到了需要我们保卫的地步。”龚舜说,除了媒体本身的责任外,方言节目《新闻直白讲》更肩负着传承衢州话的使命。
           龚舜手头有3本《衢州话》,分别被放在了播音室、办公室和家中,时常被他翻阅。这是一本由衢州方言专家王世范编著的衢州话研究成果,对衢州话的语音、语法、词句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考究。
           “其实王世范并不是衢州人,他也不会说衢州话,但他却为衢州人做了件大好事。这究竟是值得我们遗憾,还是值得我们庆幸呢?”从做方言节目主持人开始,龚舜对衢州话开始了更多的思考。
           “我从不认为我的衢州话很标准,因为‘最标准’的已经没有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在互动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开始关注我们的节目,关注衢州话,这真的是一个好现象。”龚舜这样说。
           龚舜所说的这些人中,既有大南门下的衢州本地人,也有希望融入衢州的外地人。有意思的是,上月21日,柯城区府山街道蛟池街社区曾办过一个方言培训班,一下子吸引来了30多位学员,中间既有“90后”,也有八旬老者。
           似乎,这不得不让你觉得,方言有时就像一座围城,原本会说的人想出城,不会说的人却拼命想进城。
           事实上,每一个衢州人都是衢州话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说好衢州话,不仅是多一门语言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能透过学习方言,去承继地方文化的根脉。
           毕竟,把根留住,才是根本。
      


      IP属地:浙江4楼2011-01-10 11:09
      回复
             解码衢州话
             `【渊源】
             衢州建制已有1800余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商贸重镇,汇集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受战乱影响,也迎来了多次移民潮,特别是孔子第48世孙孔端友率族人随宋室南渡,开创了孔氏南宗,这些均对衢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语言、习俗)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衢州方言自然也变得比较复杂。被纳入非遗名录的衢州话,是指衢州府城的“衢州官话”,它属于吴语中的金衢片。
             【特色】
             和其它吴语地区相比,衢州话相对接近普通话,无论是语感还是音感都比较好,外地人容易听懂。衢州话有500个不带调的音节,与普通话相比,衢州话的浊音字特别多,有17个普通话中没有的浊声母。与吴语比较,衢州话最突出的是有吴语中鲜见的与普通话翘舌音声母相对的5个轻微舌音声母及61个不带调的翘舌音节。(根据王世范所著《衢州话》整理)
             【声音】
             周洋:我现在是百度“吴语吧”的吧主,我也一直投身吴语特别是衢州话的相关活动中。研究方言太有意思了,特别是我们丰富多元的吴语。但吴语现在生存状况很不乐观,我们衢州话的现况是孩子听不懂,青年不会说,中年不愿讲。很多卖早点的阿姨明明会衢州话看见年轻人也改成一口“衢普”,你对她说衢州话她也不肯回你。更不用说会衢州话的孩子比华南虎还珍稀,这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吧。
             现在我在筹划编写一本衢州话教材,希望借鉴上海、苏州方言教学成功的例子,让大家更方便地学衢州话。将来我也想把衢州话作为一种创意元素,融入到更多地方。
             我相信衢州话是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的。方言和普通话绝对是不冲突的,难道我们有了汽车就一定要扔掉自行车吗?
        (记者 李啸)


        IP属地:浙江5楼2011-01-10 11:10
        回复
               百度“吴语吧”的成员,去年曾到吴语地区的多个城市开展方言推广活动。教孩子们说当地方言,并送上一把印有“江南忆乡音”的扇子。受访者提供
          


          IP属地:浙江6楼2011-01-10 11:11
          回复
            IP属地:浙江7楼2011-01-10 11:11
            回复
              v5


              8楼2011-01-10 11:43
              回复
                杜楠 威武!
                这个吧有一种力量!


                IP属地:江苏9楼2011-01-10 11:51
                回复
                  一个粤语人士来支持!


                  IP属地:广东10楼2011-01-10 12:02
                  回复
                    又上报纸啦


                    IP属地:安徽11楼2011-01-10 12:03
                    回复


                      IP属地:江苏12楼2011-01-10 12:08
                      回复
                        照片上有吧主么=.=


                        13楼2011-01-10 12:36
                        回复
                          我昨天连发两帖,响应者聊聊,说明吴语正在化石化,我讲的现在还是我在用的口语啊,


                          IP属地:浙江14楼2011-01-10 12:40
                          回复
                            讲得好 阿福经常看 但是穿“唐装”,汗~


                            IP属地:浙江15楼2011-01-10 12:42
                            回复
                              看到露露鸟。。。


                              16楼2011-01-10 1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