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辣吧 关注:84贴子:8,858

2010年度第一届感动香港十大人物 - 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12-28 07:39回复
    1. 林桂霞 Susan Lam
    善终服务义工 - 夕阳送行者
    在人生旅途上,要做到「开心来、尊严活、放心 去」并不容易。香港不少独居长者临终时无人料理后事,一具具遗体最后会送到沙岭公墓埋藏,在他们的墓碑上,无名无姓,只剩下一个个号码;为了令一群独居长 者能够放心面对人生最后一程, 林桂霞和一班榕光社的义工,发起了「夕阳计划」--她们充当无依老人的亲人,十多年来,除了解决老人日常生活所需外,又会到医院和老人院舍,采望无亲无顾 的长者。到老人步向人生终站,林桂霞和一班义工,又会帮助他们料理身后事,令他们能够安心的离去。作为一个夕阳送行者,她的服务,不但温暖了老人的心,亦 令他们能了无挂虑地离开这个世上。
    


    2楼2010-12-28 07:39
    回复
      2. 伍黄鸿群 Aunt Kwan
      山区扶贫老人-穷婆婆 富婆婆
      感动人的故事,未必复杂,未必轰烈,但却扣人心弦。八十岁 的群姐,伍黄鸿群住在人烟稀少的寮屋,生活俭朴,三十年来她将省下来的钱帮助内地一个一个的陌路人,从不间断。外人看来一个贫穷的老人家,但内心富足。她 无私地帮助每个有需要的人,哪怕是一个面包、一条颈巾,都蕴含著群姐对生命的热爱。她相信上天给她生命,是要为爱更多的人。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老年痴呆症 慢慢蚕食群姐的记忆,但她那无私的大爱,却让身边的人将她的故事传承下去


      3楼2010-12-28 07:40
      回复
        2. 伍黄鸿群 Aunt Kwan
        我们广东人从来都有且应该传承下去的精神
        http://tieba.baidu.com/f?kz=848816999


        4楼2010-12-28 07:41
        回复
          5. 李松庆 Li Chung Hing
          赠粥的食肆老板 -「富粥」
          一碗平平无奇的菜乾猪骨粥,对一班连基本 三餐温饱也没有的公公婆婆来说,是奢侈品。人称「爱心老板」的李松庆,每个星期日都会在他的粥档,亲自烹调这碗「爱心粥」给这班老人家。现年五十七岁的李 松庆,曾经当过的士司机。在1986年接手经营爱民付酵ぁ怪嗟担G胍恍┏ふ呙夥咽持啵患改昵翱迹扛鲂瞧谌斩蓟崦夥雅芍喔ふ撸只岵慰 健康食谱和资讯,为长者煮一些健康粥,把他们当作家人一样。他说看到公公婆婆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很有满足感,觉得这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觉得是的寄托 下半生的工作,希望是细水长流的方式去做。」


          5楼2010-12-28 07:41
          回复

            2010-08-05
            本港有粥档老板献出爱心,每个星期日早上都为独居无倚的长者准备一大锅爱心粥。
            一碗平平无奇的菜乾猪骨粥,对一班老来无依靠生活要节衣缩食的长者来说,已经胜过人间的珍馔百味。一碗「爱心粥」除了可以饱肚,更为一班公公婆婆带来无限温暖。
            五 十八岁的李松庆,街坊都称他为「爱心老板」,每个星期日他都会在爱民邨的「冬菇亭」粥档亲自烹调「爱心粥」免费派给长者。三十多度高温又没有冷气,汗流浃 背,但是李松庆表示看见公公婆婆吃得津津有味很有满足感,这种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我都是等於做妈妈煮饭的角色,你觉得她很辛苦,其实她很开心,我都是 很开心地做。」
            李松庆童年在狮子山下长大,过著艰苦日子,住的只是天台木屋,年纪轻轻已经要在粥档帮手,经历过「温黛」、粥档大火,和其 他在狮子山下的香港人一样,李松庆受过其他人的帮助,体会到人间有情,亦凭著一双手打拼重新站起,一生劳碌经历大起大跌:「都有很大的起伏,因为我爸爸的 心愿,能够做得到,我做得到,但他已看不到了。」
            父亲虽然看不到儿子为他达成了心愿,李松庆在不经意中将一片孝心转移到一班公公婆婆身上,现在生活总算富足,用一碗「爱心粥」回馈社会。
            


            6楼2010-12-28 07:42
            回复
              7. 苏金妹 Susan So
              伤残义工 - 轮椅上的天使
              年近六十的苏金妹,十五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下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对於一般人,可能从此意志消沉。但苏金妹并没有放弃自己,廿一岁出院后,一直从事义务 工作达三十多年,成为轮椅上的天使。她四处帮助肢体残障或不良於行的人士,省吃俭用,把自己的积蓄用於有需要的人身上,例如:为轮椅使用者缝制用具,又亲 自煲汤到医院,探访无人看望的病人;苏金妹又屡次向政府部门争取为伤残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令不良於行的人士在这个社会上不致於「寸步难行」。几十年来, 苏金妹先后获得「十大杰出妇女义工奖」和「再生勇士奖」等多个奖项。她的工作,不但令到受助人得到温暖,亦感动了她身边一班肢体健全的有心人,和她并肩, 到处帮助有需的人


              7楼2010-12-28 07:42
              回复

                瘫痪渔家女数十年来积极助人成轮椅上天使
                2010-08-09
                一个下身瘫痪的渔家女——苏金妹,近半个世纪前与一个英兵相遇苏金妹在英兵鼓励下,积极做义工,找到人生目标,几十年来到处帮助有需要的人,成为轮椅上的天使。
                如 果这个世界上有天使,他的一双翅膀可以飞越万水千山,帮助有需要的人。但如果坐在轮椅上,又是否能帮助到其他人呢?坐上在轮椅上的苏金妹,这一天带了一壶 南瓜汤到元朗安老院,探望曾患癌的义工群兴:「人,不是经过肚子饿,不知道别人肚饿的感觉,因为以前我知道需要甚麼人去帮我,她现在也是一样。」
                水上人家出身的金妹,小时候在码头玩跌伤,下半身瘫痪,当年她只有十五岁。金妹人生的转捩点,是认识了一个英兵,他就是UNCLE JOHN:「有一个物理治疗师是外国女人,她不会中文,我不会讲英文,她叫一个叔叔,英兵来探我,介绍我去做义工,走出我人生的道路。」
                UNCLE JOHN其后返英国定居,而金妹就在香港继续到处帮人。这一天,金妹的朋友透过电脑,给金妹一个惊喜,重遇UNCLEJOHN。
                当年UNCLE JOHN鼓励金妹积极做义工,令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女找到人生目标:「没有你我没有今天,你不带我走出第一步,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样,我不敢想像。」UNCLE JOHN就说:「她真的是一位天使。」 


                8楼2010-12-28 07:43
                回复
                  13. 胡秀英 Hu Shiu Ying
                  102岁植物学者 - 芳草奇缘
                  植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巨大宝库。今年102岁的植物学家胡秀英,一生和植物结下不解之缘。她穷毕生精力,钻研个中奥秘,希望找到植物 的各种特性和益处,造福人群。胡秀英自小对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亦曾经在死亡边缘,靠一剂中药把她救活过来。她的足迹遍及香港和内地,例如到过海拔极高的 四川药山, 采集及鉴定各种植物,经她制成的标本超过十八万五千多种。她将研究所得,集结成书 -「中华食用植物」,发表过一百六十篇专题论文,将研究成果与人分享, 对科学界作出巨大的贡献。胡秀英在2002年获特区政府颁发铜紫荆星章,表扬她在植物学上的贡献。
                  


                  9楼2010-12-28 07:43
                  回复

                    百岁植物专家胡秀英不言退毕生钻研植物
                    2010-08-08
                    一个现年一百零二岁的植物学权威专家,没有选择退下来,把一生都放在钻研植物的食用及药用价值上,造福人群,不计较金钱,不问回报。
                    「(这些地方你都跑遍啦?)我这些走遍了!(就是了!)...(白色三角形是一九五零年前去过的,还记得吗?在这里干甚麼了?在四川。)当然记得。」中大中医中药研究所前所长毕培曦说:「抗战时,她二十多岁,单独作为旧社会的女性,单独上山去学植物。」
                    胡秀英说:「不要害羞。」
                    活到一百岁,你会做甚麼呢?不要看一百零二岁的胡秀英要用轮椅出入,原来她一百岁时,仍然每天工作,钻研植物。毕培曦说:「仍然每天在标本室,早上七点,夜晚七点走,很佩服她这种过人的精力及专注投入。」
                    这 本《中华食用植物》,胡秀英九十八岁时,即五年前出版。至於这些手稿,是有关兰花的分类,亦是近年才完成,这些都是她退休后在中大自发的工作,没有任何报 酬。中大生物科学学院生物系前教授赵绍惠说:「理论上你退了休,可以逍遥快活,游山玩水,好开心去生活。但她选择另一条路,把她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在科研 上,大部分放在科研上,接触人,去贡献她的知识。我觉得她已经不是求钱,她希望把自己知识贡献给科学,提升大家对植物的爱护,对中草药的爱护。」
                    中 国版图所踏之处,几乎每个荒山野岭都去过,由胡秀英亲手采摘鉴定的植物标本超过十八万五千个,发掘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胡秀英在科研上被尊称为国宝, 零一年获颁铜紫荆星章。正如胡秀英曾讲过,只要有恒心,不怕艰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努力寻求真理,困难可以迎刃而解,创出美好佳绩。  
                      
                    


                    10楼2010-12-28 07:44
                    回复
                      14. 陈英杰 Chan Ying Kit
                      慈善团体 - 公德无量
                      生於台湾澎湖的陈英杰,上世纪八十年代拿著两万元港币到香港,经过不断努力终创下一番事业。至1990年母亲因癌症离世,陈英杰决心成立泰山公德会,并结 束生意,奉献家财,全力为癌症患者服务,包括医疗用药、让病患者间的互助精神支持来减轻病人的痛苦。他绝无半点私心,一切都是大公无私,因而二十年来得到 不少人士的捐赠


                      11楼2010-12-28 07:45
                      回复
                        台湾商人无私付出协助香港病人抗癌
                        2010-08-14  
                        全球每年有七百万人死於癌症,台湾商人陈英杰在香港这个异乡倾尽家当协助病人抗癌。
                        这 批癌症病人没有哀愁,有的是一个希望,全凭一个由台湾只身来港的陈英杰:「最近过来看医生,见了医生没有,还没有,等了很久,很快便到了。」这里是泰山公 德会,每天都有癌症病人来看病,早上八时半陈英杰回来打点,与病人兼会友闲话家常,他拿出自己所有家当成立泰山公德会的事迹,会友差不多人人都知道:「这 是一个大爱心,是一个无私奉献,对我来说我觉得是他能够抛开自己生意,专心一致从事社会公益服务,专门为癌症病人开拓新理念。」
                        免费看中医,练气功,一班癌症病友视公德会好像他们另一个「家」一样,互相扶持,这些正能量令尹先生更勇於面对自己的病:「癌症今日没法医,可能明天已有新科技出来,希望和病友说一下,自己都很开心。」
                        由一人发起到今时今日汇聚了一批人,一起努力,公德会的理念没有变过,仍然坚持每个参与活动的人士没报酬,每个人都是义工:「世界上以往有几个叫做人类绝症,一个是肺结核、天花、麻疯、小儿麻痹,在二十世纪已征服了。」
                        陈英杰始终有一个梦,癌症有一天可以被征服到。 


                        12楼2010-12-28 07:45
                        回复
                          15. 高永文 Ko Wing Man
                          医生 - 爱在疫症蔓延时
                          2003年香港发生沙士疫情期间,出任医院管理局署理 行政总裁,离开医管局后,开设骨科诊所私人执业,并同时出任香港防癌会主席及红十字会医护服务总监,曾经参与「苗圃行动」等工作,协助内地儿童接受教育。 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高永文随红十字会及多位本港医疗专家,前赴灾区协助救助灾民及施手术,至今仍然定期到四川义医及跟进灾民康复情况。


                          13楼2010-12-28 07:46
                          回复
                            高永文离开医管局继续行医远赴四川义诊
                            2010-08-17
                            零三年沙士爆发期间,出任医管局高层的高永文见证医护人员在前线抢救病人,改变了他的一生。高永文离开医管局后,除了继续行医,亦远赴四川地震灾区义诊。
                            零 三年沙士疫情的高峰期,全港试过一天内有最少八十人感染沙士,前线医护人员冒生命危险,守著香港最后医疗防线。当年任职医管局专业及公共事务总监的高永文 表示,前线同事的付出,他一生也不会忘记:「但他们仍然把我们的专业精神发挥到极致,我自己也对他们产生很大的敬意。」
                            沙士疫情令高永文对於行医有了新的体会,零八年四川地震后,高永文联同一批本港医生,到四川为灾民义诊,灾民的坚毅精神令他感受最深:「他们都能正面的面对这问题,如果给我们,甚至我自己,面对一些这样严重的伤害,我是否一定能面对得比他们更好?」
                            星 期一忙到星期六,高永文星期日喜欢与大儿子伟琛一起观鸟。他认为父子俩观鸟,可以由儿子身上学到忍耐:「每次出去观鸟,也不一定会看到你想看的东西,所以 要一个平常心。我们当医生也好,做其他公共事务也好,是有很多事预料不到,有很多事控制不到,相信只可以是做好我们能控制的部分...我没有一个特别的梦 想,要做成哪件事,才是达成我心愿,只要有一天,我是有这样的能力,我也会尽量做。」


                            14楼2010-12-28 07:47
                            回复
                              21. 田家炳 Tin Ka Ping
                              教育慈善家 - 教育之星
                              「取诸社会、用於社会」是田家炳贡献社会的宗旨。他不单是一名企业家,他的慈善事业亦被外界肯定。多年来他一直热心公益,慈善项目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在八十年代,他成立田家炳基金会,更将慈善业务扩展至国内。田家炳又本著兴教助学的宗旨来办教育,几十年间在全国兴建一百六十多所学校。2001年,他甚至卖去自己住了三十多年的房子,把所得的五千多万元,全部用於办学上。田家炳把八成半的财产,用於慈善基金上,并没有一般人那样,要将所有财富留给自己子孙后代的想法。正如他自己所说,「子孙不如我,要财干甚麼?子孙能胜,要财干甚麼?」田家炳在今年荣获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表扬他对公益和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
                              


                              15楼2010-12-28 0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