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余氏吧 关注:210贴子:401
  • 0回复贴,共1

越王与余氏关联性考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勾践的姓氏源出,或是诸稽,这由第三代越王诸稽郢与勾践为父子关系推断得出。诸稽郢,姓诸稽氏,他的父亲自然也是诸稽氏。再者,诸稽氏为彭国之后,若以国为姓,说姓彭也讲得通。
那么,勾践的姓氏源出,1、为诸稽氏,2、为彭姓。勾践之后裔按理亦可以为越姓。再又传秦始皇赐越为驺姓,这或可以视作是诸稽音的快读单音化。这样,勾践姓氏,或者诸稽、或为彭姓、或为驺,都是有所依据,唯独无材料证实勾践余氏说。
但是在上海现今有一处古迹,叫越王余复城,《越绝书》对此亦有记载。从这个传说和记载可以见到越王中已经有余姓存在。
《史记》秦末各地反秦义兵的记载里,也明确提到余樊君、朱鸡石的人马“是陈涉旧部”,“朱鸡石符离人”。这个“朱鸡石”人名太过奇怪而不合情理,应该理解为“诸稽氏”才是真相。这个“余樊君”,也不是人名,君表示身份,是君长之义,也就是君长余樊。这样,余樊极有可能是越族中的部落长,但是亦有可能是余国后裔。余氏、余诸稽氏联盟,正是余国的基本形态。这个余氏、诸稽氏的联盟,既可看成是越国公族更可理解为余国之后裔。余樊君与朱鸡石组合中又明确提到了地点符离,而不是南方的会稽。或可排除余樊江东子弟说。
因此,《史记》中余樊君、朱鸡石记载无法佐证越王为余氏的论断。
剩下的就是《东越传》中记载的东越王余善。余善为汉武帝时代东越王,再由他反推出反推出谣毋余为余姓,战国时代历代越王也应为余姓,,最后反推到勾践作为越王姓余的结论。
这个推论的链条太长、太烦,历时太久,而且不确定因素太多,是很难保证不出纰漏的。更何况,战国时越王如果是实行联盟推举制的话,直接就可以否定这个论证的有效性了。
现在还有另一条渠道,也就是出土剑器铭文。
共有两处剑器铭文,“余王利邗剑”和“余王利散剑”。这两件文物的铭文背面都刻有“越王州句”字样。
这两件剑器铭文证明越王州句同时具有越王和余王双层身份。
但是,即便如此,亦难以认定州句就是姓余,或是余姓得姓始祖的身份。因为这之前余国早就存在了600多年,越王族亦是来源于余国。整个越国公族,若讲以国为姓的话,早已是余姓之人了。
因此,无论如何,越王都无法成为余姓的得姓始祖。只有余国,余王国,才是余姓的真正和正宗的来源。


IP属地:安徽1楼2024-02-22 21: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