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148贴子:1,258,770

长平之战秦军兵力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太后


删除|1楼2010-07-29 16:38回复
    二楼献猫猫


    删除|2楼2010-07-29 16:39
    回复
      三楼喂霸狂喵


      删除|3楼2010-07-29 16:39
      回复
        申明:
        一:此为私人根据史籍记载的推测,远谈不上什么定论、公理,即便是史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载都还多争议、纠葛,何况不才的一些个人讲述,如果您会因为我的见解而赞同在下的观点,那这是吾辈最大的荣幸,如果您不认同吾辈观点,或者说您有更加直白可靠的资料来驳斥在下的分析,请不吝赐教,吾辈五体伏地膜拜授教咩。
        二:私人谈不上什么好坏,只是论及历史,我一般取信者,无非史籍记载、考古佐证、史学界权威定论此三者,如果有爱,愿意赐教于在下,请最好避免采用诸如网络传言,来源不明等不确切资料,还望诸位体谅在下的些许要求。
        三:虽然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但是我还是要说下,如果有人看得起在下,打算把此文复制粘贴一下的话,请自便,可以的话,请稍微注明下鄙人ID“一骑走天下”,不管字体多么微小都行咩。


        删除|4楼2010-07-29 16:39
        回复
          正文:
          长平之战,秦赵全面对决,过程战果不用细说,大家多少有些了解,长平之战,赵军前后被斩首坑杀四十五万人,仅有幼小者二百四十人被白起放归得以生还,这一数据,是史籍明确记载下来的,赵军损失可谓惨重至极。
          然而参战另一方的秦军损失如何?史籍之中并无明确数据记载,《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中只是简略的提到白起用二万五千人断绝赵军后路,用五千骑将赵军一分为二,而后出轻兵猛攻,赵军作战不利,遂修筑壁垒原地坚守,再有就是秦昭襄王至河内,发其地十五岁以上男丁前往长平断绝赵军粮草和救援。秦军总数却并未提及。
          一般而言,关于长平之战秦军兵力几何,主流观点是秦军六十余万,多有采取此说法者,而《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有这么一段记载,在秦军受挫于邯郸,损失惨重之际,白起对秦昭襄王言【“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按白起此言(先不谈这个死者过半究竟是指长平还是计算了邯郸在内),取长平之战秦军六十万,死者过半计算,秦军则至少阵亡了三十余万人。然而有趣的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相隔不过区区数月而已,假设长平之战,秦军死者超过三十余万,那么秦军究竟还有多少兵力可以出战?多到长平之战后白起立即攻赵,兵锋直指邯郸,最后还是因为秦昭襄王强迫白起回师才作罢;多到数月后的邯郸之战,秦军再一次大规模出动,丝毫不见此前死伤如此惨重之态,难道秦军兵力不计其数,死了几十万也无所谓,几个月以后照样人山人海的出门去打酱油?更或者是秦军超越了千载,信奉春哥,能够原地满血满状态复活?
          题外话,多有记述称邯郸之战,秦军仅伤亡就高达三十余万,此记述,恕吾辈才疏学浅,并未查询到详细历史记载,如有达人有此史料,还请列出指教一二。话说回来,后世祖龙一统天下,王翦破楚时空秦国甲士也不过区区六十万(当然了,此前李信兵败,秦军多损失,还有各地驻军,不是说祖龙时期,秦国全部兵力才六十万),仅按此记述计算的话,长平、邯郸之战秦军光伤亡就超过了六十万,我对此表示惊叹,何来如此之多兵力损失,再次伏地求教邯郸之战此等伤亡记载出自何处咩。


          删除|5楼2010-07-29 16:40
          收起回复
            碎碎念了一大堆,好了,现在转入我此贴的正式内容来,以下直接简单明晰化,让大家观赏轻松些。
            (长平)【前後斩首虏(赵军)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襄王)【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战国策 中山策》
            此两段记述,大家可以很直白的看出来,长平之战,赵军亡四十五万,而秦昭襄王则指出赵军死于长平者,占赵军全部兵力的十之七八。很简单的计算题,采取赵卒死于长平者十分之七来计算,赵国总兵力合计六十四万左右,采取十分之八计算的话,赵国总兵力合计五十六万左右,这里采用中间值,则取赵国总兵力为六十万。
            那么,由此可以得出,长平之战,赵军死者四十五万,赵国还剩一十五万左右,同样是出自史籍记载,邯郸之战,秦军数倍于赵军,按一倍(后面还会出现此类记述,方便计算,均采取一倍)计算,邯郸之战,秦军参战兵力为三十余万。
            很好,这里就大致得出了邯郸之战,秦军具体兵力为几何。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偿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餔馈,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倍其前】。。。《战国策 中山策》
            【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这段话是邯郸之战,白起劝诫秦昭襄王时的对答,意思很简单,邯郸之战,秦军倍于前者长平之战。好了,又出现一个倍了,这里依旧采取一倍计算,则邯郸之战,秦军三十余万,取一半,长平之战秦军合计为一十五万左右。
            好吧,列举史籍和推算完毕,从史籍记载和大致推算可以得出,邯郸之战,秦军合计三十余万,长平之战则是一十五万左右。
            咩,很简单的乘除法。不同的是这里的推算均采取的是一倍计算,有爱者可自行采取三倍、四倍甚至五倍、六倍等计算,不过要注意的是,倍数加大后,别忘了再对比下祖龙时期,王翦灭楚才不过区区六十万介个就行,虽说王翦的六十万不代表祖龙时期秦国全部兵力才只有六十万,但是那也是秦国在剔除此前兵败损失等后的全部兵力了。别整出秦昭襄王时期,秦军兵力甚至会远胜祖龙时期秦军兵力就行咩。
            在下的分析完毕,以上列举的记载均出自《史记》《战国策》等史籍,有爱者可自行翻查吾辈是否有所虚构或者私自更改其言。计算方式介个只要是会乘除法的都知道我到底算没算错。
            那么,洋洋洒洒这么一大段,我的观点已经非常清晰了,长平之战,秦军兵力考,根据不才的分析和推算,秦军兵力合计一十五万左右,咩。
            即长平之战,白起率领一十五万秦军对阵赵括率领的四十五万赵军,取长平之战,秦军死者过半计算,则是秦军阵亡八万左右,斩首坑杀赵军四十五万。
            然,就是这样的结论,私人文笔一向餐具,错漏,不通畅,用词不恰当至多还请多多海涵,谢谢大家的观赏咩。
            PS:再次重申开头申明及邯郸之战,秦军究竟参战兵力几何是否有历史明晰记载方便更加确切推算出长平之战秦军总兵力几何。


            删除|6楼2010-07-29 16:40
            回复
              防抽咩
              申明:
              一:此为私人根据史籍记载的推测,远谈不上什么定论、公理,即便是史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载都还多争议、纠葛,何况不才的一些个人讲述,如果您会因为我的见解而赞同在下的观点,那这是吾辈最大的荣幸,如果您不认同吾辈观点,或者说您有更加直白可靠的资料来驳斥在下的分析,请不吝赐教,吾辈五体伏地膜拜授教咩。
              二:私人谈不上什么好坏,只是论及历史,我一般取信者,无非史籍记载、考古佐证、史学界权威定论此三者,如果有爱,愿意赐教于在下,请最好避免采用诸如网络传言,来源不明等不确切资料,还望诸位体谅在下的些许要求。
              三:虽然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但是我还是要说下,如果有人看得起在下,打算把此文复制粘贴一下的话,请自便,可以的话,请稍微注明下鄙人ID“一骑走天下”,不管字体多么微小都行咩。
              正文:
              长平之战,秦赵全面对决,过程战果不用细说,大家多少有些了解,长平之战,赵军前后被斩首坑杀四十五万人,仅有幼小者二百四十人被白起放归得以生还,这一数据,是史籍明确记载下来的,赵军损失可谓惨重至极。
              然而参战另一方的秦军损失如何?史籍之中并无明确数据记载,《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中只是简略的提到白起用二万五千人断绝赵军后路,用五千骑将赵军一分为二,而后出轻兵猛攻,赵军作战不利,遂修筑壁垒原地坚守,再有就是秦昭襄王至河内,发其地十五岁以上男丁前往长平断绝赵军粮草和救援。秦军总数却并未提及。
              一般而言,关于长平之战秦军兵力几何,主流观点是秦军六十余万,多有采取此说法者,而《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有这么一段记载,在秦军受挫于邯郸,损失惨重之际,白起对秦昭襄王言【“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按白起此言(先不谈这个死者过半究竟是指长平还是计算了邯郸在内),取长平之战秦军六十万,死者过半计算,秦军则至少阵亡了三十余万人。然而有趣的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相隔不过区区数月而已,假设长平之战,秦军死者超过三十余万,那么秦军究竟还有多少兵力可以出战?多到长平之战后白起立即攻赵,兵锋直指邯郸,最后还是因为秦昭襄王强迫白起回师才作罢;多到数月后的邯郸之战,秦军再一次大规模出动,丝毫不见此前死伤如此惨重之态,难道秦军兵力不计其数,死了几十万也无所谓,几个月以后照样人山人海的出门去打酱油?更或者是秦军超越了千载,信奉春哥,能够原地满血满状态复活?
              题外话,多有记述称邯郸之战,秦军仅伤亡就高达三十余万,此记述,恕吾辈才疏学浅,并未查询到详细历史记载,如有达人有此史料,还请列出指教一二。话说回来,后世祖龙一统天下,王翦破楚时空秦国甲士也不过区区六十万(当然了,此前李信兵败,秦军多损失,还有各地驻军,不是说祖龙时期,秦国全部兵力才六十万),仅按此记述计算的话,长平、邯郸之战秦军光伤亡就超过了六十万,我对此表示惊叹,何来如此之多兵力损失,再次伏地求教邯郸之战此等伤亡记载出自何处咩。
              碎碎念了一大堆,好了,现在转入我此贴的正式内容来,以下直接简单明晰化,让大家观赏轻松些。
              (长平)【前後斩首虏(赵军)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襄王)【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战国策 中山策》
              此两段记述,大家可以很直白的看出来,长平之战,赵军亡四十五万,而秦昭襄王则指出赵军死于长平者,占赵军全部兵力的十之七八。很简单的计算题,采取赵卒死于长平者十分之七来计算,赵国总兵力合计六十四万左右,采取十分之八计算的话,赵国总兵力合计五十六万左右,这里采用中间值,则取赵国总兵力为六十万。
              那么,由此可以得出,长平之战,赵军死者四十五万,赵国还剩一十五万左右,同样是出自史籍记载,邯郸之战,秦军数倍于赵军,按一倍(后面还会出现此类记述,方便计算,均采取一倍)计算,邯郸之战,秦军参战兵力为三十余万。
              很好,这里就大致得出了邯郸之战,秦军具体兵力为几何。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偿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餔馈,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倍其前】。。。《战国策 中山策》
              【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这段话是邯郸之战,白起劝诫秦昭襄王时的对答,意思很简单,邯郸之战,秦军倍于前者长平之战。好了,又出现一个倍了,这里依旧采取一倍计算,则邯郸之战,秦军三十余万,取一半,长平之战秦军合计为一十五万左右。
              好吧,列举史籍和推算完毕,从史籍记载和大致推算可以得出,邯郸之战,秦军合计三十余万,长平之战则是一十五万左右。
              咩,很简单的乘除法。不同的是这里的推算均采取的是一倍计算,有爱者可自行采取三倍、四倍甚至五倍、六倍等计算,不过要注意的是,倍数加大后,别忘了再对比下祖龙时期,王翦灭楚才不过区区六十万介个就行,虽说王翦的六十万不代表祖龙时期秦国全部兵力才只有六十万,但是那也是秦国在剔除此前兵败损失等后的全部兵力了。别整出秦昭襄王时期,秦军兵力甚至会远胜祖龙时期秦军兵力就行咩。
              在下的分析完毕,以上列举的记载均出自《史记》《战国策》等史籍,有爱者可自行翻查吾辈是否有所虚构或者私自更改其言。计算方式介个只要是会乘除法的都知道我到底算没算错。
              那么,洋洋洒洒这么一大段,我的观点已经非常清晰了,长平之战,秦军兵力考,根据不才的分析和推算,秦军兵力合计一十五万左右,咩。
              即长平之战,白起率领一十五万秦军对阵赵括率领的四十五万赵军,取长平之战,秦军死者过半计算,则是秦军阵亡八万左右,斩首坑杀赵军四十五万。
              然,就是这样的结论,私人文笔一向餐具,错漏,不通畅,用词不恰当至多还请多多海涵,谢谢大家的观赏咩。
              PS:再次重申开头申明及邯郸之战,秦军究竟参战兵力几何是否有历史明晰记载方便更加确切推算出长平之战秦军总兵力几何。
              这是防抽的。


              删除|7楼2010-07-29 16:41
              回复
                此皆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咩


                删除|8楼2010-07-29 16:44
                回复
                  • 221.233.19.*


                  9楼2010-07-29 16:51
                  回复
                    那時後騎兵大多為奇兵   , 重白起的戰術就看的出來


                    禁言 |12楼2010-07-30 12:02
                    回复
                      10:我一般取秦赵阵亡者多为其精锐部队
                      战国兵制,诸国绝大部分兵力其实是征发军,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不多
                      按个人推算,秦赵长平开始交战者数量并不多,但都是两国精锐部队,直到秦赵换将后,为求胜利,这才征发男丁增援,营造成数十万大军对阵的规模。
                      其实看长平的过程,二万五千就断绝赵军后路,五千就将赵军一分为二,进一步说明长平的地理对于合围的优势和赵国大军战力的问题,地理适宜合围,而赵军多为征发男丁,精锐少且多消耗,战力多有不足。
                      PS:数那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谢谢了


                      删除|14楼2010-07-30 12:03
                      回复
                        二万五千就断绝赵军后路,五千就将赵军一分为二 這更能證明騎兵大多為奇兵


                        禁言 |15楼2010-07-30 12:10
                        回复
                          長平之戰以經是不能輸的陣仗 , 兩國抱著不能輸的決心 , 也正是考驗白起大規模戰役指揮考驗


                          禁言 |16楼2010-07-30 12:13
                          回复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的很清晰,二万五千奇兵断绝赵军,五千骑兵分割赵军


                            删除|17楼2010-07-30 12:27
                            回复
                              回复:17楼
                              只是说那时的骑兵多半作为步兵的辅翼力量,配合车、步兵深入长驱,绝敌粮道,追敌败兵,或袭击敌人之两翼,或掩袭敌之前后,白起时代骑兵多半用处还是奇兵


                              禁言 |18楼2010-07-30 1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