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9,964贴子:484,530

【虚伪】皇帝后妃因为宗教铺张浪费枉顾人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很多明星又是信教又是偷税漏税的,就觉得他们很是虚伪
胡太后堂姑一个尼姑六根不净居然推荐她入宫
萧衍为了信佛耗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导致底层人民反叛,最后被饿死
等等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21 15:03回复
    看志怪小说,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各种花边,历史上求长生出了名的铺张浪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21 15:09
    回复
      洛阳伽蓝记里记载的生活奢侈的王爷大臣好几个信教,有的还贪污抢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4-21 15:14
      回复
        元宏磕药
        “高祖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
        “謇欲为高袓【合金丹】,致延年之法,【乃入居崧高,採营其物,歷岁无所成,遂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4-29 09:28
        回复
          唐史上有名的崇佛君主武则天和宪宗皇帝,晚年无一例外期望从神仙道教求长生不死之术,【后者甚至因服食丹药致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11 11:04
          回复
            (唐)武宗更是一名狂热的崇道者,好神仙异术,海内道流方士,多至辇下,他宠信道士赵归真,一任所需,【驱役左右神策军三千人在内宫搬土筑造仙台】,令道士七人于台上飞炼求仙,为扫除障碍还发动了著名的“会昌法难”,沉重打击了跟道教对立的佛教。这个后来被即位的宣宗杖杀的赵归真,因为会合炼丹药,据说“见之者无不竦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11 11:05
            回复
              《博物志》卷五云:“魏武帝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四方之术士如左元放、华佗之徒,无不毕至。”并云曹操所集方士如封君达、甘始、鲁女生、蓟子训、郄俭、左慈等达十六人之多,这些人并为“魏文帝、东阿王(按:即曹植)、仲长统所悦”。曹丕、曹植都写过不少游仙诗,表现出对“轻举生风云”,“排雾陵紫虚”的憧憬。曹植又作《释疑论》,说初谓道术诈骗愚民,后观左慈等人之术遂改变看法,“恨不能绝声色,专心以学长生之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11 12:15
              回复
                西晋末赵王司马伦和帮凶孙秀“惑巫鬼,听妖邪之说” ,靠着几个道士发动了一场短命政变。东晋末大官僚桓玄为了扑灭起义军,日与道士推算数厌胜之术。司马道子专权,迷恋上一个据说“有服食之术,常衣黄衣,状如天师” 的裴姓女人,他的儿子司马元显亦数诣五斗米道徒孙泰求其秘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 ,希企不死,结果服丹身亡,他的儿子明元帝也是同样下场】。太武帝“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 ,企图用寇谦之创造的新天师道来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之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5-11 12:17
                回复
                  三国孙权、孙皓、魏明帝,晋元帝、明帝、孝武帝及司马道子,宋文帝、孝武帝,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简文帝、元帝,陈武帝、文帝、后主,皆崇佛奉法,礼遇沙门。就中梁武最为溺信释教,【建寺造像,办斋设会,幸寺舍身,讲经著说,成了日常功课】。十六国和北朝隋代弘法尤烈,十分自觉地把佛教与政治结合起来,当作精神统治的工具。比如后秦姚兴【待名僧鸠摩罗什以国师之礼】,“奉之若神” ,【常亲率朝臣僧俗千余人肃容听经】。后赵石勒时,【佛图澄在军中参谋军事】,“号为大和尚,军国规模颇访之” 。北朝除魏太武帝、周武帝几个皇帝曾灭佛外,其余皆趋之若鹜。不唯【礼敬沙门,广作佛事】,不惮【劳费亿计,而且给佛徒以经济特权,立僧祇户、浮图户为寺院输粟服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11 12:19
                  回复
                    据《法苑珠林》卷一〇〇《兴福部》云,西晋仅洛阳、长安即有寺院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人,【东晋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人】。此时僧尼已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孝武帝时左卫领营将军许荣上疏曰:“尼僧成群,依傍法服……流惑之徒,竞加敬事,又【侵渔百姓,取财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也。” 南朝有增无减,佛事更隆。梁武帝时郭祖深上条陈云:“【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担心“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 北朝情况又胜于南朝,而元魏尤著。《法苑珠林》卷一〇〇《兴福部》云:“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大寺四十七所……【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万余所。总度僧尼二百余万】。译经四十九部。佛教东流,此焉为盛。”【寺院佛像都极奢丽】,如文成帝兴光元年所铸五尊释迦立像,各高一丈六尺,【用赤金二十五万斤】。献文帝天安二年造永宁寺,构七级浮屠,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 。北魏还开凿了许多石窟,云岗、龙门、麦积山皆其著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5-11 12:22
                    回复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尤为暴虐。《晋书》卷一〇六《石季龙载记上》云:“盛兴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又“夺人妻女,十万盈宫”。为对外逞武,频繁征兵,“五丁取三,四丁取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11 12:26
                      回复
                        北朝统治者多崇信佛教,建寺筑塔,挥霍大量钱财,人民遭受剥削至为惨重。僧侣形成特权阶层,“侵夺细民,广占田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11 12:27
                        回复
                          道教:遇到我,你怕了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19 20:14
                          回复
                            晚年的(唐)太宗却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而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19 20:15
                            回复
                              道教对唐代的影响,难怪李白被称为诗仙
                              唐史上有名的崇佛君主武则天和宪宗皇帝,晚年无一例外期望从神仙道教求长生不死之术,后者甚至因服食丹药致死。高宗、玄宗以及嗣后的敬宗、武宗和宣宗则是有名的崇道皇帝。唐高宗曾令嵩山道士刘道合合炼还丹,道合死后,高宗营奉天宫,欲迁葬殡室,弟子开棺发现仅余一副皮囊,称言道合“尸解”仙去,高宗听后大为不悦:“刘师为我合丹,自服仙去!”责其无信。武宗更是一名狂热的崇道者,好神仙异术,海内道流方士,多至辇下,他宠信道士赵归真,一任所需,驱役左右神策军三千人在内宫搬土筑造仙台,令道士七人于台上飞炼求仙,为扫除障碍还发动了著名的“会昌法难”,沉重打击了跟道教对立的佛教。这个后来被即位的宣宗杖杀的赵归真,因为会合炼丹药,据说“见之者无不竦敬”。唐代诸帝的崇道活动,是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对道教神仙术的宗教情感是真诚的,所差在于虔诚的程度。君王好道,臣下亦不逊色,诗人李白、顾况、贺知章、颜真卿、李德裕等都是有法箓的道徒,张志和、刘商、孙思邈等则成了传说中的仙人,被收入南唐沈汾《续仙传》。
                              作为道教徒的李白,求仙游仙活动终其一生,“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他漫游四方,曾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吴筠、李含光等交往,被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
                              唐末藩帅高骈好神仙,亲信吕用之、诸葛殷、张守一等人,于府第别建道院,院内建迎仙楼,日于其间授受道教法箓,谈仙论道,俨然一副神仙的派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5-19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