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回复贴,共1

我从未主动关注过她。对她的印象一直是一些网络推送,大致是反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从未主动关注过她。
对她的印象一直是一些网络推送,大致是反传统价值观、宣扬女性自由的行为,受争议但本人毫不care云云,行为标准不作讨论,当时还挺欣赏这种态度的。
我还是没关注过她,只当茶余饭后的闲料。没想到连死亡都是经过推送传递给我。
在这种网络时代,在这种后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各种特立独行、诸如hiphop punk之流的反叛自由表达个性总是容易夺人耳目,也确实通过发达的信息媒介夺了许多人的眼球,因此受到的批判、争议也比以往更多,涉事主体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更大。
一代有一代的社会风尚,叛逆和个性自由也成了众多年轻人追逐的标签。理性向感性过度,多元化的价值观成了年轻人的口号。
这不是不好,这是人文主义,这是时代潮流,这是很好的。可这忽略了最本质的因素——人。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先声夺目,不适合标新立异,不适合置于舆论漩涡,不适合过度反叛。对于某些人不值一哂的争议在她们心里会被无限放大,每夜处于痛苦焦虑、自我怀疑之中;等天一亮,又要秉行个性解放、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去挑战传统了。
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规行矩步不必比任侠豪爽低级,真正的后现代应该是包容,生活状态没有高低之分。
而那些接受风气感染的个体,也应该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跟风,选择一种不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徒惹痛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14 17:26回复
    说得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14 17:29
    收起回复
      好像鲁迅的的风格…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0-14 18:25
      收起回复


        8楼2023-08-01 0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