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6,867贴子:1,341,946
  • 15回复贴,共1

海青和moe(衤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天,我曾在一个关于汉服的帖子里问过楼主,“旧时我们吴地称传统的汉服叫什么?”楼主没答出来。本应该写个答帖,看到那帖越来越地域味,我也就没再去写了。
现在我开个帖来说说标题上的两种衣服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2 21:48回复
    海青是我们吴地对传统服装的称呼。明郑侯升《秕言》有这样一句话:“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可见直至明代,吴地人称传统的宽衣广袖服式为海青。
    尽管整个清代传统服式被禁穿,人们也不称清代服式为海青,但还是称戏班里的服式为海青,因为舞台上的戏装是保留了明代的服式。
    海青这词还保留在我地的一句俗语里:出得好心,拉坏海青。意思是做了好事却被误会,未得到好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2 21:49
    回复
      老乡欸,我怎么没听过这句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5-23 00:43
      收起回复
        “衤曼”,是指清代时人们穿的长袍。
        明清更易,清王朝强迫人们剃发易服。经过激烈的抗争,人们被迫放弃传统的海青,穿起了被改良的满族服装——长袍马褂。
        在那场激烈的政权、习俗抗争中,江阴因阎应元而满城忠烈,常熟因钱谦益而举邑懦怯。然而当风暴过去,人们无奈只好穿起长袍马褂时,唯我们常熟话区、苏州话区的百姓,借个原有方言为因由,硬是把长袍改称为“衤曼”。
        “衤曼”,在古汉语里只有一个词义:胡衣。可见当年苏州、常熟的百姓把自己穿的长袍叫“衤曼”,一来表达了他们对被迫穿起胡衣的愤怒,二来也体现了他们对子孙后代的告诫:身上穿的这长袍是胡衣啊。
        三百多年过去了,清王朝灭亡了,民国去台湾了,除特定场合外,长袍也基本消失了。但“衤曼”这个词却还保留在苏常一带的老年人口中。每当看到说书先生、相声演员等上台表演时,他们中的好多人就会告诉你,表演者穿的行头过去叫“衤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23 18:15
        回复
          学习了


          7楼2018-05-23 20:0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24 18:58
            回复
              那我地就读mie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11-26 17:31
              回复(5)
                我只听过衣裳。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1-27 0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