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6,866贴子:1,341,955
  • 15回复贴,共1

关于吴语标准语/通用语的讨论(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语需要通用音吗?
有很多人说:“不需要。”
为什么不需要呢?
理由一:我们有普通话了。我们只需要保护好各自的口音,相互之间不能交流时就用普通话交流。再学一种浪费时间。
分析: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没有考虑到口音的差异性。很多时候即使临近地区,不要说一个县了,邻乡邻村口音就有可能不一样。你编一个字典,我编一个字典,就为我这个口音的三五千人或者三五万人看。结果就是吴语继续碎片化,最终被普通话各个击破,逐步消失。
理由二:吴语有通用音,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一样会压缩各地方言的空间。
分析:有了普通话,北方方言是活得更好了,他们可以直接吸收普通话的现代化成果,而且东北方言的很多词汇进入了普通话。目前的各地方言是吴语的方言,不是普通话的方言,无法跟着普通话一同现代化,所以遇到普通话就败北了,无法用来描述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尤其年轻人遇到深奥一些的事物或者概念就要改用普通话。(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只能用来聊聊日常生活内容,无法涉及更高层次对话。一些口语不用的比较书面的词,年轻人不知道怎么转换成吴语,即使自己会转换,对方也未必能听懂。)吴语的通用音毕竟是吴语,和各地吴语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共同建设通用音,可以帮着各地吴语更好地现代化。
理由三:太湖片吴语内部很接近,不需要通用音。
分析:的确如此,太湖片吴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话。但是请注意,这是一定程度,而且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在目前各地碎片、朝不同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各地差异越来越大。即使同是太湖片吴语,在交流时为了避免对方听不懂,也会刻意朝普通话靠拢,比如不使用某些土词而是用普通话词语,等等。这样的结果就是失去了方言特色,成为一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
更何况,南吴怎么办?
理由四:吴语目前没有公认的通用音,立某地为标准,其他地方不服。
分析:是的。和粤语有自然形成的通用音——广州西关音不同,吴语没有形成公认的标准音。历史上的就不说了,近代以来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代又普遍以上海话为代表。但无论是采用哪里,的确是有很多地方不服。但如果这么想,说明你还是觉得需要有通用音的,只是担心各地不认可而已。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理由五:就算需要标准音,谁来指定呢?标准如何确定呢?
回答:目前没有权威机构指定。所以你我皆可参与讨论。请见:
https://tieba.baidu.com/p/2833062710
理由六:不是我的口音做通用音我就不服。
回答:那你站出来宣传、推广啊。整理自己的方言,收集词汇,整理语法,编成各种资料,让别人学习。你不做,别人要做你又要阻止,这个好像不太好。
理由七:不管怎样我就是反对。
回答:那我还能说什么。


IP属地:上海1楼2017-08-15 20:40回复
    所以就用常州话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15 21:25
    回复
      书同文,语同言。同一种吴语,同一种文化载体,甚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15 23:13
      回复
        要传承就需要往一个方向发力,但南北吴要共用一个通用音其实挺难的,如果以苏州话为标准先在太湖片推广也是不错的思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15 23:56
        回复
          问题是谁来弄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17 07:53
          回复
            也就这个吧里面会有人想出标准音这种东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17 08:25
            回复
              可以搞,问题正如你说


              9楼2017-08-17 12:59
              回复
                难度很大啊,各地句末语气词都不同,还有个别字发音不同
                最典型的是支微入虞,除了少数几个字,如“喂”在大部分地区都有支微入虞现象,其他的字各地是否音变不尽相同,常州,溧阳,宜兴“嘴”“髓”支微入虞;宜兴,溧阳,宁波“吹”支微入虞;宁波,苏州,松江,嘉善“蕊”“跪”支微入虞;吕四,四甲,宜兴,常州“尿”支微入虞;苏州,松江,绍兴,上海,昆山,诸暨“柜”“龟”“馗”支微入虞。。。
                当然,最麻烦的还是音调问题,北吴,宣吴那种就不说了,就光北吴里头,说话说快了都不一定听得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17 21:42
                收起回复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有答案,看看电影电视剧,全吴越甚至整个华东除了上海话有没有其他方言


                  IP属地:江苏11楼2017-08-17 22:54
                  回复
                    有了普通话,北方方言是活得更好了。这句话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只是北方方言和普通话接近的部分活得更好了,而一些普通话没有的特征也在逐渐萎缩丧失。
                    三五千人夸张了,我认为十万人、百万人之间就能编一部字典。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18 09:43
                    回复
                      l∫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2-02-05 11:42
                      回复